-
德阳制造闪耀中国工博会 三企首秀引国际关注
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成为德阳市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跳板,罗江久华信、四川依索电工、德阳劲达节能三家企业首次组团参展,通过这一国际级平台展示技术创新成果,并取得实质性招商引资进展。德阳市经信委通过政策扶持与精准服务,助力本土企业拓展海内外市场,标志着"德阳智造"迈入全球化竞争新阶段。 一、工博会平台赋能区域经济升级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历经二十余年发展,已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领域标杆性展会。本届展会聚焦九大前沿领域,包括工业机器人、新能源、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板块,吸引来自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展商。德阳市首次组织企业参与这一盛会,旨在打破地域限制,推动本地产业链与国际标准接轨。 二、政企联动破解参展瓶颈 为降低企业参展成本,德阳市经信委实施展位费全额补贴政策,并组建专项工作组提供全流程服务。在展前筹备阶段,针对三家企业不同特点,分别制定数字化展示方案,其中四川依索电工的智能配电系统通过三维建模实现动态演示。这种"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"的模式,有效提升了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参展效能。 三、技术创新成果获国际认可 参展期间,德阳企业收获超预期市场反馈。罗江久华信自主研发的工业物联网控制器,因其兼容5G与边缘计算的双模架构,引发德国工业4.0研究机构的技术合作意向;德阳劲达节能展示的磁悬浮轴承技术,现场达成六项产学研合作备忘录。尤为突出的是,四川依索电工的环保型绝缘材料获得波兰企业代理邀约,有望打开欧盟市场准入通道。 四、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此次参展暴露出德阳市在产业链协同方面的优势与短板。三家企业虽分属不同细分领域,但在智能电网、节能装备等应用场景存在技术互补性。德阳市经信委据此启动"工业生态圈培育计划",拟建立常态化参展机制,未来将组织发电设备、油气钻采等优势产业联合布展,形成更具辨识度的区域品牌效应。 五、国际化路径的启示与展望 首秀工博会的实践为德阳市工业转型提供重要参考。一方面验证了"专精特新"产品的国际竞争力,另一方面凸显出标准认证、知识产权保护等国际化经营短板。据悉,德阳市正在筹建国际经贸服务中心,重点培养复合型外贸人才,为后续参与汉诺威工博会等国际顶级展会储备能力。这种从产品输出到体系输出的战略升级,或将重塑德阳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。
2025-08-25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